加入收藏 | 返回主站

教学动态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教学动态 >> 正文

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”答辩评审工作总结

时间:2016-07-05  来源:教务处   点击:

 

  根据学院统一部署安排,2016年5月14日,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分三组对全院新制订的36个专业的“2016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”和修订后的59个专业的“2014、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”,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审议。教务处全体成员分成三组全力协助和配合此次人才培养方案制(修)订答辩评审工作,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。

  第一组由凌爱林和张培信老师负责,委员有:马臻荣、赵志峰、李月霞、段林娟、周燕等老师,对机电工程系、汽车工程系、建筑工程系、印刷工程系等四个系制(修)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评审;第二组由陈彩萍副主任负责,委员有:曹晋昌、李赈群、王建、张赵管、尚军宁等老师,对电信工程系、有机食品工程系、矿山工程系各专业制(修)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评审;第三组由相翠玲副主任负责,委员有:张彬、王晓东、侯春秀、杨春建等老师,对财务会计系2个专业和商务管理系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评审。整个评审过程中,专业负责人汇报认真,阐述清晰;专家团队剖析深刻,意见中肯;会场沟通交流畅所欲言,气氛热烈。最后,大家对新的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”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获得一致通过。现将评审工作总结如下:

   一、主要特色

  1.构建“宽基础,大专业、小方向,去同质、有特色”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

根据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”中“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,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,探索建立跨院系、跨学科、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,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”的精神,遵照“宽基础,大专业、小方向,去同质、有特色”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,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构建新的课程体系,是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最大亮点和特色之一。

  (1)全院所有专业系的所有专业,全部统一确定了“文化基础课”的课程和课时,形成了全院的宽基础教育,充分体现了我院“以学生未来为本”的办学理念;

  (2)每个专业系根据本系的专业特点,全部统一设置了“专业群基础课”的课程与课时,保证了各系大专业基础和专业群特色,为学生参加工作后技术和职务的进一步提升,打开了广阔的空间;

  (3)最后在第五学期,顶岗实习之前,又全部设置了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的小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(8~9周),保证学生在进入企业之时,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的能力,可以直接上岗工作,为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例如:机电工程系率先打破原“机械技术类”专业与“电气自动化技术”专业的专业壁垒,构建了机电专业共同开设的“机械制图”、“电工基础”、“传感器与检测技术”等五门“专业群基础课”,同时还在第五学期设置了“数字化制造”、“数控切削加工”、“机床设备调试与维修”等四个专业方向,较好的构建形成了“宽基础,大专业、小方向,去同质、有特色”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。汽车工程系根据专业特点,共形成“专业群基础课”多达14门,专业方向共7个,较好的体现了大专业,小方向的特点。

  2.采用符合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的2.25+0.75教学安排模式

  根据教育部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安全监管总局、 中国保监会等五部门,2016年4月11日印发的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精神,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统一采用了2.25+0.75的在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的安排模式,完全符合教育部文件精神。

  3.充分的调研和全体教师的参与奠定了良好基础

 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前夕,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安排,各专业系认真组织,广大教师积极行动,先后调研国内、省内以及运城周边企业共计约210余家;走访相关高校、中职、技校等院校20余所;学习借鉴兄弟院校(包括台湾院校)人才培养方案80个;召开各层次研讨会达百余场;形成了质量比较高的调研报告共计30余份。其中,汽车工程系“汽车检测与维修”专业,商务管理系、机电工程系等专业获得好评。

  4.专业系领导高度重视,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如期完成

  各专业系主任高度重视,教学副主任亲自挂帅,带领系部教师到企业调研,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;教研室主任亲自执笔,逐条逐项认真填写,反复核算,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准确和完善;评审答辩期间,专业系主任、副主任全程参与,并亲自解答专家提出的各类相关问题与质疑,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(修)定,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。

  5.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定位一致

  培养目标定位准确,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,实践性环节合理,符合技能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,符合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定位一致。课程体系中,注重技能的培养;专业核心课程确定合理,多数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,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。

  6.各类课程比例以及课程之间关系合理 体现专业特色

  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课程之间关系合理。专业群基础、专业基础、专业和选修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合理,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。从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看,基本能体现专业特色,适用范围广。特色在于基础理论知识宽泛,专业课程针对性强,适应面广。其中,财务会计系的课程体系构建,突出了“考证”这一关键环节,把考证-能力-课程精准对接,紧密结合,充分体现了财务会计系的专业特色。

印刷工程系自成一体,获得学院领导的首肯,教指委的认可。

  二、问题及建议

  1.专业特色还不够鲜明

  尽管在答辩提纲中提出了,汇报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”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的要求,但各系所提供的材料和汇报的内容中,大多都没有提及,还需进一步总结提炼,找准目标,明确方向,才能办出特色。

  2.实践教学还重视不够,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构建不足

2016年4月11日,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 中国保监会等五部委,共同下发了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,明确了“认知实习、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”等三大实习的内涵、意义、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,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重视程度,与我院“以技术传创为主”的办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,但本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,大部分专业未就此进行充分的考虑,也未做出详细的计划和具体的安排。在课程构建中,有些课程实践不足,或实践课单独设立,理实一体化构建不足。

  3.个别专业还要再做修定

  建筑工程系的四个专业需要重新修订,要凸显:宽基础、大专业、小方向,去同质、有特色。

  汽车工程系的汽车营销与服务要修改小方向的前面内容,要体现汽车营销的特色  。

  电信系几个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完全相同,只是在专业基础课上稍有区别,建议进行修改。

  有机食品系2015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、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两个专业第三学期的周课时达40,某门课程的周课时为18课时,严重不合理,建议进行修改。

  矿山系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,建议进行修改,并重新设置课程,使其符合学院的要求。

  市场营销专业,建议核心课程加多一些;专业群、基础课再讨论确定一下;沟通能力板块分类有点无厘头。

  物流管理专业,核心课课时量应加大;专业群、基础课再讨论确定一下;对“物流信息管理”作为重点核心能力提出质疑。

  婚庆服务专业,建议加入“演讲口才”课;方向扩充是否可以增加婚礼主持。

  酒店管理专业方向课是否再细化一点,建议方向课程细分三类;建议把方向课程进一步细化一下;加强实训环节的设计。

  旅游管理专业,建议加强“技调”的相关课程;核心能力是否更精准一些;专业面向岗位类别是否过多,能否培养出?

  播音主持专业建议对应岗位再准确一些;适应岗位群过于分散,应适当梳理、提炼,体现出专业性;新媒体如何进一步体现,活动主持能否再具体一些。

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,课程设置应再精细化,对应的56课时的所有课程要进行分析,把侧重点突显出来;应以采编播能力主线进行课程设置。

  民政管理专业专业,名称和侧重调整一下。

 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,方向课应加大课时量,建议8*8改成12*8;

  财务管理专业,专业方向课应加大课时量,建议8*8改成12*8;

  核心课程多达11门需进一步完善.

  4.个别细节还需再度把关

  评审结束后,教务处汇总各系部教学主任、专业负责人对总学时、周数等数据细节一一进行了核定。

  三、结语

  “人才培养方案制(修)订”工作,是学院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,“人才培养方案”是全院的纲领性文件,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。本次“人才培养方案制(修)订”工作,时间紧,任务重,工作量大,各系部、教务处等认真组织,全体教师积极参与,高质量的按时圆满完成任务,为我院教学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5月30日


分享到:
发布者:  编辑:
返回顶部